三尺讲台,一颗红心。说起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王乡长岭中学的老师陈舟,人们的评价总是惊人的相似:她日复一日面对着黑板和孩子们求知的眼睛,默默坚守为人师者的信念和职责;她放弃城市的繁华宁愿守候乡间,甘愿做一辈子讲台和学生的守护者。
即使老父亲去世,陈舟也坚持在工作岗位上;2014年,在丈夫的强烈要求下,她参加了进城的招聘考试,却因为学校需要她,她又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。与陈舟共事了13年的“老搭档”英语老师刘天平介绍起陈舟就打开了话匣子停不下来:“陈老师教学上一直是学科带头人,深受学生欢迎,身体不好,但仍然坚持加班……”
在长岭中学,陈舟的事迹感动着所有的学生和家长,影响和带动了所有的同事,成为了学校的一面旗帜。
父亲离世,她正在送学生中考
2011 年11月,陈舟的父亲被检查出是癌症晚期,在岳阳住院一个多月。她没有因此请过一天假,每次都只是利用星期天去照顾他,每个周日下午,她都是在姊妹们的抱怨声、父亲留恋的眼神中,匆匆含泪返校,回到学生身边。
2012年6月18日正值中考那天,她还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考场,家里打来电话说父亲快不行了。而她却强忍着眼泪,坚持将学生送进了考场。当她赶到家里时,父亲已经去世。母亲告诉她,父亲迟迟不能闭眼,听到“舟伢子他们今天中考,可能来不了”这句话,父亲就咽气了,带着遗憾永远离开了她。
每每想到当时的情景,陈舟都眼泛泪光,在很多夜晚她都哭着醒来,自古忠孝难两全,对于父亲的离世,她比谁都伤心和愧疚。
“爸爸是癌症晚期,只能活这么久了,没有办法,但是耽误了学生的考试,就是一生一世的事啊!”即使留下了终生的遗憾,陈舟也始终抱着这样朴素的想法。
其实,父亲病危她完全可以请假照料,但是长岭中学是刚由3所学校合并组建成的新校,学生行为习惯很差,学生的学习基础更差,面临中考,她是初三班的班主任,她觉得,学生更需要她。
对于母亲,儿子颇有微辞
在长岭中学的教务处主任许新建眼里,陈舟是一个有大德大爱的人,2013年她的儿子正在上高三,学校完全可以让她腾出一点时间来照顾儿子,但她反而是让家人为她的工作让出时间,在这样的特殊时期,她还经常为了工作推迟回家,周末也经常加班加点。
母亲一心扑在工作上,儿子牛牛是有一些怨言的。因为陈舟为了工作忽略他,这并不是第一次了。农村初中的班主任,工作琐细而繁重,学生大部分是住宿生,他们的衣食住行,事无巨细,班主任都得操心。她从教25年,当了20年班主任。
1996年,陈舟的儿子牛牛降生。她的公公婆婆去世得早,丈夫是边防战士正在戍守边关,她一个人边带孩子边工作。小时候,牛牛吃的是“百家饭”,睡的是“百家床”,每次下课见到她,总是眼泪汪汪。
最难熬的是晚上,她担任寄宿生的班主任,每天晚上她去辅导学生晚自习,牛牛就在这家悠悠,那家晃晃,困了,不管是天晴下雨,还是寒天冰冻,趴在人家桌子上就能睡。下了晚自习,陈舟才背着早已熟睡的儿子回宿舍。
每天早上她5点多就要起床,跟随寄宿生晨练,牛牛还没有醒来。有好几次,牛牛醒来几次发现她不在,嚎啕大哭,甚至还打开门,一不小心就从楼上滚下来了,幸好还没有大碍。
儿子稍大些,上幼儿园了,他从来都是随其他同学一起上下学。她至今感到歉疚的是,她没有好好地接送过一次。牛牛常常恳求她:“妈妈,如果今天下大雨,你带伞接我一次好吗?”然而,她做过无数次努力,却还是没能满足他这个小小愿望。
每当夜深人静,她下课回来,抱起睡意朦胧的孩子,想到丈夫远在边关,而作为母亲的她,却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,就禁不住泪水涟涟。
坚守岗位,数次机会她却从未离开
今年46岁的陈舟,在农村中学的岗位上已经坚持了25个年头。这么多年来,她有数次机会可以离开这个岗位,但她却坚定地选择了和她的学生站在一起。
1991年,陈舟从岳阳师专物理系毕业,好多同学邀请她下海经商,并许诺她工资是教师的好几倍,但她毅然回到了家乡岳阳县张谷英镇最偏远的中学--芭蕉乡中学任教。
一到学校,她就担当重任,担当初三班主任并兼任初二、三年级的物理教学。当时的芭蕉中学校舍破烂不堪,教学设备简陋,连水都要从很远的井中去提。为了教好学生,她想尽一切办法,一堂物理课,她可能要备5-6个小时的课,没有在12点前睡过觉。
她的第一个班就创造了辉煌,学校第一次全面完成了考中专的任务,当年县里就给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奖励了一台价值428元的凤凰牌单车,而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才128元。
1994年,她刚到岳阳县饶村中学,学校师资不够,学校安排她任教4个毕业班的物理,担任毕业班班主任;同时兼任实验员和图书仪器管理员。她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,同事和领导都怕她这个弱女子吃不消。她咬着牙说:“保证没问题。”为此她没日没夜地工作,上班干不完,下班接着干,经常熬到晚上两三点,节假日基本上没有休息过。第二年中考,她校的物理成绩名列全区第一,她班学生的高中录取率和各科成绩都居全区前列。
违背丈夫意愿,她放弃了进城机会
陈舟的爱人是军人,转业之前一直在广西边防工作,一年难得回家一趟。96年,儿子出生后,丈夫多次要她放弃这边工作,随军去广西,并为她在部队驻地的城市找好了工作。那里条件好,月薪高,又能使一家团圆,还能减轻她的负担。她考虑再三,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。
丈夫拗不过她,2000年终于转业回到岳阳工作。领导为了照顾她们夫妻团聚,2002年将她调至康王中学,丈夫回家的次数多了,但他们仍旧分多聚少,她一直担任寄宿班的班主任,任教九年级的物理,一直住在学校,但她从来没有因工作任务重而叫过苦。
丈夫转业回岳阳工作后,一直希望陈舟能够调回城区工作,有机会照顾家庭和儿子,她因为工作的原因而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。儿子高考后上了大学,丈夫一个人在家很孤单,更加希望她陪伴在身边。而陈舟远在康王中学,每次去学校很不方便,单在路上倒车就需要一个多小时,她平时就住校,只有周末才回家。在丈夫几年如一日的强烈要求下,2014年,她参加了经开区的进城招聘考试,她考得 非常不错,进城的事情毫无悬念。
然而,此时,陈舟却犯起了难:原来,她在长岭中学,不仅上课,又是物理把关老师,还担任教务主任,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,是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骨干。农村学校本来就严重缺少教师,目前仅代课老师就请了10个,她一走,学校的“缺人”现象将更加严重。校长找她进行了长谈,和她沟通了学校的困境,希望她能考虑大局继续留下来。
对于校长的挽留,陈舟犹豫了几天,还是悄悄地去经开区教文局把自己进城的机会让给了别人。得知了她的决定,丈夫非常无奈,虽有抱怨,却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说起她做的事情,陈舟一直都是淡淡的神情,就像说起柴米油盐一样平淡。她一点也没有觉得,她所做的很不平凡。
为了工作,她忽略了自己的健康
这样无私的事情,陈舟还做过很多。她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。2002年6月,因身体不适,她利用星期天做了一个小手术,手术虽小,可医生嘱咐至少要休息一个星期以上,可中考临近了,她怎能放得下学生,她硬是支撑着,没吱声,办公室的同事看她脸色不好,关切地问她,她笑笑说:“没事”。
2010年5月,经湘雅医院确诊,她有先天性脊椎断裂,医生要她卧床休息,最好尽快做手术,否则将会有瘫痪的可能。然而,一想到做手术,需要大半年不能走上讲台,她就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丈夫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责怪她说:“你的心里只有学生,为了学生,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要”。直到如今,她仍然为了工作,一直拖着没有去手术。
陈舟默默地耕耘,也帮助无数学生在她手中改变了命运。136班学生李卓,父母离异,成绩一再下降,学习态度也明显散漫。刚开始他还故意与班主任她作“对”,第一次小考物理才40多分;他与其他任课老师也常常顶撞,对浑身是“刺“的他她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。她多次与其父母取得联系,劝说其父母定期回家,平时多关心他,多与他沟通。她还主动问寒问暖,并送给他一些学习用品。看到老师是真心为他着想,李卓慢慢地不再对她反感,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,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,并成为班级学生中的佼佼者,在2010年中考中物理考了90多分,三小科考了300多分,考上了重点高中。
在她的从教历史中,像李卓这样的学生数不胜数。她带的学生中,进九年级时在开发区几所农村中学中优生基础最差,而中考中,优生人数却最多。
“我离不开讲台和学生!”对于这些成绩,陈舟只是这样轻描淡写地说。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耕耘了整整25年,先后担任辅导员、班主任、片区、校综合组教研组组长、教导主任工作。工作繁多又艰巨,但她凭着不怕苦、不怕累、敢于挑战、勇于创新的精神,用优秀的成绩向自己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