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家庭工作

汨罗袁小庆家庭事迹:言传身教,感恩于点滴之中

来源:岳阳市妇联 发布时间:2015-05-05 06:12 浏览次数:1


袁小庆与母亲(楚云辉)一起做家务

她叫楚云辉,60后的农村妇女,家住在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白水镇的一个小村庄里。

他叫袁小庆,80后的小伙,2013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。

她是他的母亲,他是她的儿子。“你是我的两个崽伢子(儿子)”她经常这样告诉他。因为在他六岁那一年,他的哥哥不幸溺水身亡。家境贫寒的窘况,无疑是雪上再加霜。自古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他也不例外。不到六岁就下田地干农活,十四岁就会耕田,十六岁就挑起了粪桶,当地的村民亲昵地称他为:“干农活的一把好手”。他是第一批加入中国少先队、中国共青团,高中成为一名中共党员。

2009年9月,袁小庆怀揣着梦想走出农村,成为一名大学生。2012年,荣获由共青团湖南省委、省学联举办的湖南省大学生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骨干培训班——优秀学员”、“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”等称号,2013年,荣获“湖南省普通高校百佳大学生党员”、“湖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”、“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”、“湖南省普通高校百佳大学生党员”的称号,并被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其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荣誉称号。接受湖南经视、湖南都市等多家媒体的采访,其事迹被三湘都市报、湖南在线头版刊登,相关报道被CCTV、国家体育总局、中国体育报、中国独立学院、天津网、新华网—湖南频道等国家、省市、地方媒体转载,有媒体曾评价他:“脚步不能丈量生命的高度,但是坚持和奋斗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”,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。

在他背后,她与他同在,她用朴实的话语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。

他,有一个伟大的母亲

“崽,要好好读书,知识才能改变命运。”她这样教育他。她从小就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,深知“只有读书才能让他走出农村”的道理。他经历了一次失败的高考,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,准备放弃求学。这遭到她的坚决反对,尽管家里已负责累累,毅然决然让他重新复读。经历二次高考后,终于让他踏进大学。她的执着让他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,他深知只有勤奋学习才对得起她的无私付出。大学期间,他专业成绩名列前茅,每年综合测评名列班上第一名,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和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。

他,有一个勤俭节约的母亲

“崽,成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犹如水冲沙。”她这样告诫他。家庭贫穷,所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,他在学校打扫卫生、提水卖苦力、暑期当小工,做各种兼职活动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家里的负担的同时,他从不敢忘记自己的学习。四年时间,累计阅读300本各类书籍报刊,整理笔记一万余字。他先后参加并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、普通话水平测试、专业相关证等。并通过学校法学辅修专业课程、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业培训。她的话在他耳边时时想起,不管贫穷还是富有,都不能忘记农村人勤俭节约的美德,积极向上的精神。

他,有一个吃亏是福的母亲。

“崽,在工作上多干点儿活累不着,吃亏是福。”她这样嘱咐他。大学期间他历任班级学习委员、邓小平理论学习协会主校区宣传部部长、校学联团委办公室主任、滨江公寓一、二栋党支部书记、校学联副主席、校学联主席团顾问、共青团湘潭市委、市学联驻会干部等职。协助校团委开展“与信仰对话”、“挥洒青春力量,践行雷锋精神”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;参与组织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、第七届女生文化节、第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、欢送毕业生晚会等各类大型活动;参与组织校团委“五四”评选表彰活动。由于工作能力突出,其先后被评为学校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、“先进个人”、学生干部培训“优秀学员”等称号。期间,欢笑与泪水并存,他谨记“吃亏是福”这句话,农村里的孩子有使不完的劲,用不完的力,在工作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。

他,有一个勤劳苦干的母亲

“崽,一寸光阴一寸金,要勤奋努力。”她这样叮咛他。他曾荣获学校第一届读书活动月“十佳读书之星”称号、“阴影是条纸龙”演讲比赛“三等奖”、第二届“美域高”杯应聘模拟大赛亚军;在“我的十八岁”主题的照片征集和评选活动中,其作品被共青团湖南湘潭市委评为“一等奖”;连续三年在校运会男子1500米和5000米比赛中名列前茅;参加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健身长跑大赛,获得“高校青年男子组第十九名”,在学校“青春之星”活动中被评为唯一的“体育之星”,参加湖南省第五届绿叶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,荣获“铜奖”。他深知农村的孩子没有别的,只有脚踏实地,勤劳苦干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他,有一个心地善良的母亲

“崽,要乐于助人,对人要有爱心。”她这样教导他。2008年,作为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岳阳至汨罗传递过程中举牌手志愿者,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深植于他的心中。进入大学,他参与各项公益活动,如学校环保协会义务植树、“挥洒青春力量,践行雷锋精神”、“幸福湘潭全民健身暨安利纽崔莱健康长跑”志愿服务等活动。他策划实行“低碳出行,寻访红色故里”的骑行志愿活动,瞻仰了彭德怀故居、罗荣桓故居、任弼时故居、芷江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和井冈山等红色圣地,志愿骑行路程累计超过3000公里。2010-2013年,参加由湖南省文明办、湖南日报报业集团、湖南省体育局指导,华声在线主办的湖南(湖湘)百公里毅行大型公益活动,共同倡导低碳环保绿色新生活,践行志愿服务精神。他连续两年被评为校“优秀志愿者”等荣誉称号;参加暑期社会实践,被评为校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“先进实践者”。他知道,爱心的路上,她与他同行,小爱终将能构筑大爱。

他,有一个怀揣美丽梦的母亲

“崽,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她这样要求他。如今,他毕业了。他带着父母的期盼,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,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接受挑战和考验,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,为偏远山区群众逢山凿路,遇水架桥。建一项工程,树一座丰碑,深入中国贵州腹地,投身祖国大西南建设。他任职技术员兼任团支部书记,成为公司职工正式代表,不到九个月时间,组织项目部团员青年积极参加毕生项目办“关注留守儿童,高速青年在行动”等活动,在工作岗位上继续践行公益,传播爱心。繁重工作之余,他在《铁路通讯》、《三航报》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文章,累计达12000余字,并荣获公司2013年组织的“中国梦、三航梦、我们的青春梦想”演讲比赛“三等奖”。

她没有什么文化,只有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言传身教。她是那么平凡,平凡到和天底下所有广大农村妇女一样,一样伟大、勤俭、苦干、善良、怀“梦”。他在她的一言一行,点点滴滴之中,拥有一颗感恩的心,用脚踏实地、谦虚谨慎的作风,不断释放昂扬向上、积极进取的青春正能量,为实现“中国梦”而努力拼搏,为实现“最美”而奋进不息。